东方和讯 | 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报告 第9期

摘要

新冠疫情以来是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内外部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来客观反映中国车险行业的市场、客户、产品、服务、政策、技术等不同模块的现状和变化,尝试引导从业者和关联方了解指标、正视现实、判断形势、预测趋势,以期促进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动作,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良性发展。

本期报告,结合对中国车险2024年上半年经营分析,回顾竞争力指标得分的变化情况,解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探讨“中国车险数字化转型的可依赖与可实现路径”课题。

2024年上半年,中国车险行业保费收入4310.73亿,比2023年同期的4249.04亿增长1.45%,再次落后于同期GDP5.0%的增速。车险业务占财险公司保费规模9176.13亿的46.98%,比去年同期的48.49%下降1.51个百分点。车险全行业实现135.01亿承保利润,承保利润率3.13%。本期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行业平均得分为75.44分,环比第8期上升0.79分,比东方和讯首次推出竞争力评价的第1期下降3.33分。从长期看行业平均得分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期稍有反弹。

从经营指标来看,行业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在新冠疫情带来的窗口期,有的公司先知先觉,抓住机会,超前布局,现阶段开始显示出了强劲增长动力和保单价值底蕴;但大部分公司后知后觉,错过了窗口机会,又逢经济康波长周期的调整筑底阶段,陷入资源窘迫的困境,生存维艰。

关于中国车险竞争力,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先导示范工程北斗数字化车险及保险产业应用首席专家白玉玮博士认为,“面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承载能力,没有跟上关联产业发展匹配新质生产力的节奏要求。”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面对新兴风险,大部分经营主体办法不多,怯于尝试,不能适应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保险保障需求,不断造成新增的剩余市场。

第二,一刀切式的市场干预手段,虽然压低了经营费用,但客观上加剧了行业马太效应,对于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研发产品起到了抑制作用。

第三,国企“退金令”会对一些经营主体产生资本缺口影响,增大偿付能力压力,进而引发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循环下降。

白玉玮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对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着力点和工作目标。方向明确以后,行业从业工作者找到可依赖、可实现的正确路径至关重要。关于中国车险数字化实施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关于市场细分与目标客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于车险经营领域产业数字化工作而言,满足消费者用车生态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加工、交换、应用、授权八个环节的基础条件不可或缺。在车险领域,平台化联网的营运车辆显然比私有的个人驾驶车辆更满足数字化的基础条件,因此,现阶段应将道路运输货车和网约车保险业务作为数字化车险实施切入点,打通数字化车险的运营链条各个环节,并且将其作为自动驾驶运营保险的初级阶段的模拟业态积累数据与经验。

其二,关于风险共担与成本分摊。车险业务传统观念上是作为一种应对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格式合同条款形成车主买保险+保险公司卖保单的契约。在前智能网联时代,被保险车辆和承保方之间有数据孤岛隔离,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的感知、识别、衡量、乃至干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行风险,精算师们将历史事故与赔款数据作为底层研究依据,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定价,意图筛选出风险低的客户赚取利润,这种模式客观上将一部分风险高的客户排挤出承保范围,形成了实质性的剩余市场。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技术上可实现被保险车辆和承保方之间的底层数据通联。智能网联车辆运营平台可以实时感知、识别、衡量、干预并改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行风险,这就给出了数字化保险的技术路线与实施路径,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管理风险、降低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承保人来讲是个利好。这个过程,可以由承保人来实施,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来做,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个成本应在各受益方中进行分摊,谁受益谁买单。

其三,关于复合产品与长期主义。时代在进步,产品应革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承保契约下,传统意义上严格区分的财产险各险种之间变得界限模糊,车险服务的范畴与责任险、财产险、意外险互有交叉。因此,未来数字化车险的保单契约将是一种复合型产品,在横向上统属该客户用车生态涉及的各项保险需求,在纵向上为客户用车过程提供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目的是识别、衡量、防范、化解风险,并在风险暴露后实施有效处置,降低因风险暴露带来的损失额度。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复合属性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风险,这是被保险人与承保人参与互动的过程,如同教育儿童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就要求数字化车险生态中的各方应秉持长期主义,致力于过程管理,并在此过程中采取一些技术与财务举措平滑风险,保证经营的稳定与效益。

其四,关于大局着眼与小处着手。万物互联时代,保险公司不能固步自封独善其身。基于车辆智能网联的数字化车险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过去,由于保险公司对于营运性质高风险车辆的限保拒保策略,催生出了企业自保、行业统筹等类保险模式,还有大量的车主处于无保自留风险状态。在数字化车险时代,企业自保、行业统筹是有机会与保险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不仅仅是与单一的原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结合,还要通过共保模式横向分散风险,通过再保安排把时间跨度拉长纵向平滑风险,稳定经营指标,在此过程中则由车联网运营商提供平台承载数据服务,串联起整个生态链。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实现路径,就是抓住车联网这个牛鼻子,把运输企业、统筹平台、原保公司、再保公司有机融合在用车生态中,在此生态中形成对于驾驶者、车辆、运营单位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动态干预的多维度立体化管理,把风险减量管理工作内容常态化。

正文

一、产业发展情况

表1.2024年上半年车险保费规模及市场份额情况       单位(亿元)   

2024年上半年,中国车险行业保费收入4310.73亿,比2023年同期的4249.04亿增长1.45%,再次落后于同期GDP5.0%的增幅。车险业务占财险公司保费规模9176.13亿的46.98%,比去年同期48.49%的结构占比下降1.51个百分点。

其中,作为中国车险领域双寡头的人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1393.64亿元,同比增幅2.55%,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31.98%,提升到本年的32.33%,增加0.35个百分点。车险业务结构占比44.6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央企金融巨头在非车险领域强大的资源控制能力。

平安财险保费收入1048.24亿元,同比增幅3.43%,市场份额提升到本年的24.32%,增长0.46个百分点,保费增速是行业平均值的2.36倍,是人保财险的1.35倍,是太保财险的1.24倍,显示其强劲的客户获取能力。车险业务结构占比65.35%,在巨头公司里独树一帜,通过指标可见其坚定不移的锁定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战略。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筑底调整恢复增长,新中产阶级强劲的消费能力会逐渐呈现出来,而且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时代的到来,涉车类保险服务的需求增长极具想象空间,抓住了现在的客群,就是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太保财险保费收入521.67亿元,不到平安财险的一半,市场份额11.95%,保费增速2.76%,车险业务结构占比46.66%。同为中国财险行业老三家巨头公司,二十年前太保财险车险规模和市场份额是平安财险的2倍,二十年后变成了1/2。

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和众安财险的车险保费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82%和31.21%,分别是行业增速的15倍和21倍。种种迹象表明,传统意义上实体经济的车险业务与互联网属性的平台服务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现代财险和合众财险分别录得200%和50%的保费规模同比增幅,但竞争力得分依然处于行业尾部。

鑫安汽车、锦泰财险、黄河财险、安盛天平保费规模增长失速较大,有超过两位数的保费降幅。

易安财险更名比亚迪财险后,本年第二季度开始售卖保单,本期录得保费收入0.67亿元。(见表1)

二、  承保利润情况

表2.2024年上半年车险承保利润及综合成本率情况     单位(亿元)

2024年上半年,中国保险行业车险合计实现135.01亿元承保利润,承保利润率为3.13%;在全部经营车险的65家公司里面,有39家现了承保利润或基本打平,其余公司承保亏损。

其中,车险双寡头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贡献了整个行业接近九成的利润。两家公司行业的利润贡献度分别为56.04%和29.72%,两家公司行业利润贡献份额均超过了其保费规模份额。可以看出人保财险客户运营能力稍强,平安财险在持续强力获客的同时也开始出现较好的客户保单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宏观上制定战略要看趋势,研究产业周期,顺潮流而动;微观上则要在关键时刻抓住窗口期,果断介入。

太保财险利润行业贡献度9.54%,落后于保费规模市场份额。

二梯队中的国寿财险、中华联合、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华安财险、太平财险实现承保盈利。

互联网属性的泰康在线和众安财险利润和规模双增长。

区域性的华海财险、中路财险、泰山财险继续保持承保盈利,并有更多的小型公司出现承保盈利。(见表2)

三、综合费用率情况

图1.车险综合费用率变化情况

本期行业车险综合费用率为23.38%,环比继续下降。(图1)

一刀切式的市场干预手段,虽然压低了经营费用,实现了行业报表盈利,但客观上加剧了马太效应,对于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研发产品起到了抑制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中国车险产业综合费用率高居不下,粗放式管理,其中很大一块并没有投放到研发中去。东方和讯《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报告》自发布以来,在新冠疫情期间即不断提出警示,告诫产业不能盲目乐观,要在承保标的风险较小的窗口期进行战略推演、技术研发、资金储备、人员教育,不要浪费极其宝贵的产业转型升级机会。自2024年以来,强力的干预手段断崖式的综合费用率下降,扎紧了经营单位的血管,对于窗口期没有准备和储备的一些经营单位而言无疑是一记重拳,粗放式的市场获客行不通,而又缺乏研发投入与服务投入,陷入了资源枯竭与服务衰退的窘境。恰逢经济调整周期,国企“退金令”的影响,令这些经营单位雪上加霜。

硬币都有两面,危机中,挑战与机会并存。多重因素共同推动到了产业重整的时候,大浪淘沙,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抱团取暖,成立共保联盟,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运用。也可以选择抱大腿,寻求跨界支援,专注保险领域核心功能,将其他功能让渡出去,做好供应链里的专业角色。

图2.各主体2024年上半年车险综合费用率情况

2024Q1,有14家公司综合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值, 2024Q2,则只有12家公司综合费用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其中有业务规模较大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有互联网性质的泰康在线。(图2)

四、业务赔付情况

图3.车险综合赔付率变化情况

2024Q2行业车险综合赔付率为73.48%,比今年最高点继续下降,但2024年上半年各月指标值依然属于历史高位。(图3)

东方和讯对于目前的综合赔付率指标情况仍有担忧。白玉玮认为,这里必须考虑三个潜在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拒保限保以外的剩余市场怎么办?愿保尽保/应保尽保政策有要求,从纯市场的角度来讲,这个市场也是不应丢弃也不能丢弃的。保险公司吃下剩余市场,如果风险减量管理不到位,未来期间内,风险陆续释放,赔付还会承压。

其二是数字化车险综合保单的服务成本怎么摊?随着保险公司愈来愈深入的参与客户用车管理,保单承诺的不仅仅是不确定风险赔付,还有载明的风险减量管理与各项增值服务成本,这个成本也是要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

其三是准备金因素的影响怎么看?在数字化时代,在保险公司和智能网联汽车运营平台打通数据通道以后,基于数据传输的即时性,理论上被保险车辆发生事故的信息就被即时记录下来并传输至保险公司,这对于IBNR的估算与提取是个助力,对于立案案件的估损与鉴定也可以更加精准。精算师们曾经的锚定赔付率观点与技术将如何演化,将是个变数。

图4.各主体2024Q2车险综合赔付率情况

本期永安财险、恒邦财险、安诚财险、太平财险、太保财险、诚泰财险、平安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华泰财险、长江财险、泰康在线、大家财险、中华联合、海峡金桥、国寿财险、国元农业、浙商财险、渤海财险、众诚财险、合众财险、黄河财险、燕赵财险、华农财险、前海联合、现代财险、鑫安汽车等公司车险综合赔付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图4)。

在赔付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里有平安财险这样的巨头公司,也有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等大中型公司。有泰康在线互联网属性的新兴公司。有传统模式的小型公司。可以看出,面对同样的市场、同样的客群,基本风险赔付是有规律性的,保险公司应深入研究被保险标的的风险基本属性,进行量化分析,做出风险画像,逐步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困境。

五、车险竞争力情况

表3.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第9期)得分及排名情况
本期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行业平均得分为75.44分,环比第8期上升0.79分,比东方和讯首次推出竞争力评价的第1期下降3.33分。从长期看行业平均得分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本期稍有反弹。

从整个行业来看,东方和讯认为,部分公司错过了窗口期,现在中国车险型升级的难度在加大。面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新冠疫情管控结束之后生产生活恢复风险释放,保险行业的经营能力没有体现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与整个中国汽车交通产业的发展不匹配。

从个体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和平安财险作为中国车险经营的双寡头公司,维持了较高的竞争力得分,分别是90.90和84.60,加速甩开其余市场主体。指标可以看出平安财险竞争力得分逐渐向人保财险靠拢。平安财险积极储备中产阶级客户资源,不断优化客户运营能力,未来的保单价值增长有看点。

太保财险本期的竞争力得分相比上期是下降的,车险业务结构占比也低于平安财险,这是个公司阶段性战略选择的问题。

保费规模第二梯队的公司,国寿财险、中华联合、阳光财险、大地财险、太平财险等公司车险竞争力分值并不理想,本期均排名10名以外。频繁的更换高管,战略不清晰不连续,可能对车险业务转型升级工作有阻碍。

华安财险随着业务规模的收缩,以及偿付能力的提升,竞争力得分开始上升,但我们要注意区分承保业务质量和业务收缩带来准备金提转差影响的不同作用影响。

泰康在线继续保持了好的竞争力的水平。同为互联网属性的众安财险车险业务结构占比较低,本期车险竞争力得分排名上升7位,进入中游。

位于山东地区的华海财险、泰山财险、中路财险本期得分排名有分化,华海财险前进到10名以内,另外两家公司得分有所下降,保持了与上期基本持平的位置。

得分排名靠后的公司除了外资公司经营车险水土不服以外,多数为近几年成立的地方性公司,一直徘徊在生存线上。

六、观察与思考

新冠疫情以来是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内外部急剧变革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系统性的量化综合评价体系来客观反映中国车险行业的市场、客户、产品、服务、政策、技术等不同模块的现状和变化,尝试引导从业者和关联方了解指标、正视现实、判断形势、预测趋势,以期促进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动作,进而实现产业升级,良性发展。

关于中国车险发展,白玉玮认为,“面对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车险经营领域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承载能力,没有跟上关联产业发展匹配新质生产力的节奏要求。”现阶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面对新兴风险,办法不多,怯于尝试,不能适应消费者购车用车的保险保障需求,不断造成新增的剩余市场。

第二,一刀切式的市场干预手段,虽然压低了经营费用,但客观上加剧了行业马太效应,对于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研发产品起到了抑制作用。

第三,国企“退金令”会对保险企业产生资本缺口影响,增大偿付能力压力,进而引发保险机构经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循环下降。

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对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指明了着力点和工作目标。方向明确以后,行业从业工作者找到可依赖、可实现的正确路径至关重要。关于中国车险数字化实施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其一,关于市场细分与目标客群。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于车险经营领域产业数字化工作而言,满足消费者用车生态中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治理、加工、交换、应用、授权八个环节的基础条件不可或缺。在车险领域,平台化联网的营运车辆显然比私有的个人驾驶车辆更满足数字化的基础条件,因此,现阶段应将道路运输货车和网约车保险业务作为数字化车险实施切入点,打通数字化车险的运营链条各个环节,并且将其作为自动驾驶运营保险的初级阶段的模拟业态积累数据与经验。

其二,关于风险共担与成本分摊。车险业务传统观念上是作为一种应对风险的财务处理手段,格式合同条款形成车主买保险+保险公司卖保单的契约。在前智能网联时代,被保险车辆和承保方之间有数据孤岛隔离,保险公司无法有效的感知、识别、衡量、乃至干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行风险,精算师们将历史事故与赔款数据作为底层研究依据,通过大数法则进行定价,意图筛选出风险低的客户赚取利润,这种模式客观上将一部分风险高的客户排挤出承保范围,形成了实质性的剩余市场。汽车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技术上可实现被保险车辆和承保方之间的底层数据通联。智能网联车辆运营平台可以实时感知、识别、衡量、干预并改善驾驶行为和车辆运行风险,这就给出了数字化保险的技术路线与实施路径,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管理风险、降低风险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对承保人来讲是个利好。这个过程,可以由承保人来实施,也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来做,从经济角度而言,这个成本应在各受益方中进行分摊,谁受益谁买单。

其三,关于复合产品与长期主义。时代在进步,产品应革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承保契约下,传统意义上严格区分的财产险各险种之间变得界限模糊,车险服务的范畴与责任险、财产险、意外险互有交叉。因此,未来数字化车险的保单契约将是一种复合型产品,在横向上统属该客户用生态涉及的各项保险需求,在纵向上将客户用车过程提供风险管理与保险服务。保险服务的目的是识别、衡量、防范、化解风险,并在风险暴露后实施有效处置,降低因风险暴露带来的损失额度。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复合属性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风险,这是被保险人与承保人参与互动的过程,如同教育儿童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就要求数字化车险生态中的各方应秉持长期主义,致力于过程管理,并在此过程中采取一些技术与财务举措平滑风险,保证经营的稳定与效益。

其四,关于大局着眼与小处着手。万物互联时代,保险公司不能固步自封独善其身。基于车辆智能网联的数字化车险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过去,由于保险公司对于营运性质高风险车辆的限保拒保策略,催生出了企业自保、行业统筹等类保险模式,还有大量的车主处于无保自留风险状态。在数字化车险时代,企业自保、行业统筹是有机会与保险结合在一起的,而且不仅仅是与单一的原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结合,还要通过共保模式横向分散风险,通过再保安排把时间跨度拉长纵向平滑风险,稳定经营指标,在此过程中则由车联网运营商提供平台承载数据服务,串联起整个生态链。因此,数字化车险的实现路径,就是抓住车联网这个牛鼻子,把运输企业、统筹平台、原保公司、再保公司有机融合在用车生态中,在此生态中形成对于驾驶者、车辆、运营单位的风险识别、量化评估、动态干预的多维度立体化管理,把风险减量管理工作内容常态化。

 

创建时间:2024-08-01 09:55
首页    行业资讯    东方和讯 | 中国保险行业车险竞争力报告 第9期